是鱼鱼鱼耶_

让时间做决定。

关于焦虑症的自述

关于焦虑症的一些想法。

为什么到现在才写,是因为时至今日我才觉得自己有真正开始脱离它,或者悦纳它。才有资格说一些想说的话,因为真的很理解一些和一部分人一样的相同的痛苦。

•最最关键的写在最前面:一定要有坚定的信念,不要放弃自己,对自己永远怀有信心与希望,你是独一无二的,是被人需要的,是很好的。

•关于恐艾

最早开始的应该是恐艾,曾经有一点风吹草低都让我感到十分惶恐。我也去看过知乎、贴吧一大堆网站,也问过潘业医生、李在村医生、李侗曾医生等一些医生。去反复为了证明自己是安全的。

事实证明是,没有高危行为,真的不要害怕,正常的日常生活,大家都能好好地活着,你也不例外。真的有高危行为就及时阻断或是检查,早发现早治疗,艾滋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寿命也比想象的要长。

我当时想到的最糟糕的结果是,即使得了又怎么样呢?只要好好治疗,依然可以有正常的寿命,逐渐就不再害怕。

•关于恐狂

我甚至到现在也还没有完全脱离这样的恐惧。为什么恐狂比恐艾更甚,大概是因为高死亡率,但它只是一个一年发病率200左右的罕见病。其次,狂犬疫苗的有效率是99%,除却注射不规范(可能性极低),疫苗本身有问题等因素(可能性极低),它的有效性接近一百。

我不知道是不是很多恐狂人会担心间接接触,但事实上,我自己一边担心却一边发现从来没有看到过间接接触的感染案例(抓、咬和舔到粘膜这样的属于直接接触),在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里,也没有看到这样的传播途径。虽然说间接接触理论上有可能,但严家新教授的回复是:打过狂犬疫苗,不必再担心各种间接接触。

我不是建议去打狂犬疫苗,相反大部分人的恐狂很可能是焦虑症引发的一个表现,它通过强迫自己反复怀疑、思考自己会不会得狂犬病,想去打狂犬疫苗表现出来。遇到这样的问题应该合理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而我得到的答案往往是不建议我去打狂犬疫苗。我们所谓的间接接触,大都来自于臆想(真的有暴露是要打疫苗的!!),打疫苗是属于一种保护行为只会让焦虑强迫越来越严重。但是我当时还是控制不住去打了疫苗,在我打了疫苗之后,我选择了努力克服我的担心,转而开始解决促使我产生恐狂、恐艾这样情绪的根本问题。

•关于死亡的恐惧

面对死亡是一个太难太压抑的话题,无法面对真的太正常了,我也不例外。但值得思考的是,与其担心艾滋、狂犬病的风险,为什么我们不担心出门遭遇车祸的风险呢?明明风险要高得多?

对于这些担心最终可以归结为对死亡的恐惧,然而我们没法预判死亡,既然如此,我的想法是,没办法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那为什么要去担心没有意义的事情?不如把握好当下,充实自己的生活,焦虑也会减少一些。

•追求完美感

也算是焦虑的诱因之一,我自认为是一个很要强的人,有攀比心是正常的,要求自己成为一个不会嫉妒的人是不符合人性的。

但是我一定要事事都比别人强吗?比成绩,比大学,甚至以后要比谁过的更好,成为一个无所不能的超人才可以吗?但是我做不到呀,这是我痛苦的根源。我太讨厌那种被夹在中间的日子了,如果我足够好,好到成为超人;或者足够差,差到无可救药。可都不是,我被挤在金字塔的中间,无所事事。

但偏偏又是这样的追求完美感,让我在忍受焦虑的日子里,我无数次想着放弃算了,那种你不知道那一时刻会冒出来的强迫症状和生理不适所折磨得疲惫不堪的时候,产生了浓浓的不甘,我偏要自己好起来,我一定一定,要好起来。

当然,在这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宽容,对自己宽容,对焦虑宽容。我能做的大概就是竭尽全力,其余的不归我管,我不应该为我所无法决定的结果感到焦虑。我的心理医生坦言:心理咨询或许是无法完全消除焦虑症状的。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会带着它生活,但不意味着我会活的不好。

•关于心理咨询或者吃药

我在焦虑过程中只看过心理咨询,因为是大学生、不愿意让父母知道、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这样一些原因,我选择了心理咨询。我咨询过两位精神病医院的专家、长期咨询过我们学校省高校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的老师。历时一年半,当然焦虑症的时间比一年半长的多,最严重的时候什么事情都干不了,活是不想活了,死也不敢死。到现在也不算完全好,有强迫症状,只是能够快乐的、像个正常人一样的生活学习。

对于吃药方面我不了解,我没有话语权。我的心理医生也说,心理咨询并不一定能够完全消除焦虑症状,特别是很严重的焦虑症,如果到症状很严重,已经没办法从认知上进行交流,我想心理咨询是起不到效果的,需要药物去缓解症状。

我写这些的意义是给自己一个记录与总结,以及或许会有跟我的情况差不多的人,哪怕是很少很少的人,如果能看到这里,也可以去试一试心理咨询,希望能有所帮助。但是我认为如果接受心理咨询,一定要有坚定的主观意愿,希望自己好起来,过程也许很长也很痛苦,但是会一定程度减轻焦虑。

希望大家都不再为焦虑所困扰❤️

评论

热度(2)